官 方 公 众 号

留言反馈

姓名: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留言主题:
咨询内容:
派逊人 | 发发:设计没有好不好,只有适合不适合
发布时间: 2020-06-29

陈发娟,派逊金牌设计师,在派逊设计部被同事爱称为“发发”。

因高考不想考数学,发发选择成为艺术生,并误入服装设计这一“歧途”,从此“服门一入深似海,缘来终成派逊人”。


image.png


爱笑的女孩 运气不会差

“你看水有汹涌澎湃的时候,很有力量;也有蜿蜒平缓的时候,很柔软,但柔软不代表没有力量,有力量不代表不柔软。

发发特别爱笑,哪怕工作特别辛苦,甚至为了赶设计稿加班到凌晨四点,她也总是笑口常开。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从小到大,我的性格就是这样,特别喜欢笑,可能主要是喜欢那种比较轻松的氛围吧。我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爱笑的女孩,命运总不会差的,哈哈。”


image.png

 

爱笑的女孩,从小最大的爱好是画画,这大概是大多数设计师的共性,从这一点来看,发发大概是命中注定要成为设计师的那种人。


image.png

 

家里的地上、课本上、父亲工厂的水泥墙上,兴之所至,到处都留下了发发的“大作”,虽然如此,但从小到大,没有一位亲人因为这件事责备过她,提起此事发发至今心存感激。
发发生于安徽,长于滁州,就是那个“环滁皆山也”的滁州。千年文脉浸染,其实发发的文化课成绩一直不错,可惜数学怎么都学不好,所以高考时,她选择了艺术生这条路。
随意地一次选择,从没有出过远门的安徽小姑娘,一个人跑到了西安,入读了西北纺织工学院(现西安工程大学)最好的系——服装设计系。
“我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不会刻意去要做什么,做设计倒是有想过,但是没想到会做服装设计。”
四年大学读下来,仅仅因为好朋友的一句话——“在深圳,站在天桥上,伸手就能够够到天上的云彩”,这个笑口常开地小姑娘,又一个人跑到了深圳,正式开启了自己作为服装设计师的职业生涯。
“我想象不出来,如果不做设计,我会做什么。”

 

爱上派逊 爱上校服

2013年5月20日,已经做了7年服装设计师的发发,正式入职派逊。按照发发的说法,“520”这天入职,是上天注定让她爱上派逊,爱上校服。


image.png

 

天作之合,自然相得益彰。
派逊主张,一切为了孩子,从你的校园生活汲取灵感,为你的校园生活设计定制,这一理念让发发在派逊如鱼得水,陆续主导和参与了很多重磅的校服设计。
2019年4月,发发正在上海参加“上海国际校服·园服展”,突然接到公司通知,马上为合肥市屯溪路小学设计一套特别能够体现学校校园文化的校服。
屯溪路小学是安徽省及合肥市两级特色示范小学,此前学校领导和家委会家长们已经考察过派逊的企业实力,对派逊的企业文化十分认可。在此基础上,发发曾深入了解学校校园文化和家长们的需求,因此,虽然人在上海,但公司还是决定,将设计任务交给发发。
正所谓会者不难,凭借前期对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对屯溪路小学校园文化的个性化解读,接到任务当天,发发熬到凌晨两点多钟,完成了早已“胸有成竹”的设计稿第一稿。
第二天,完善的设计稿发回公司,面辅料准备工作同步启动,打样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也是在这一天,在从上海赶回公司的途中,发发得到了派逊设计团队获得“上海国际校服·园服展”设计奖项大满贯的消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image.png


最终,发发的设计在投标现场获得了学校、家长和学生代表的一致认可,以压倒性票数一举中标。
派逊7年,设计了多少套校服,参加了多少场次招投标,发发已经不记得了。随着年龄地增长,她的设计思想也逐渐成熟。“年轻的时候无所顾忌,会因为瞬间的灵感,天马行空地将丰富的色彩和元素运用得淋漓尽致,经常会有人带着惊诧的语气问,你怎么会这样切分?你怎么会这样撞色?但现在,我更注重的是校服应用场景的合理性,零散的灵感让位于整体性和美感。”


image.png


如果说在派逊还有什么小遗憾,那就是发发的儿子虽然穿的是派逊的校服,但却不是她亲手设计的。“我孩子就读的小学,是我们派逊服务的客户,他现在穿的就是我们派逊的校服,可惜,那款校服不是我设计的。这个遗憾,希望在他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弥补吧。”



设计没有好不好 只有适不适合

“设计没有好不好,只有适合不适合。设计师的任务,是在各种需求中寻找平衡点。”


image.png


一件校服,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设计,说起来容易,但比起时装,需要呈现的东西要多得多。
学校的校园文化、家长的功能诉求、孩子的舒适和美观……即使设计出一件漂亮的校服,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多穿两年而故意选择大一号甚至大两号,怎么可能穿出设计感。
此外,面料的限制,工艺的限制,安全性的限制,颜色的选择……如何把各种需求融合统一起来,这是发发作为设计师最需要思考的地方。“设计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设计师的任务,就是在各种需求中寻找平衡点。”
作为一名校服设计师,还有一个问题是发发一直在思考的,什么是最适合中国孩子的校服?

从文化上讲,中国的校服文化其实并没有完全成型,英伦范肯定不能代表,日韩风差点意思,那加点传统文化元素?汉服?中山装?对此,发发的回答是:“只能说,任重道远,不论是我们,还是其他有追求的校服企业,我们都还在路上。”


image.png


从使用场景讲,中国绝大部分学校是没有更衣室的,这决定了中国孩子的校服,是要从早上出门一直穿到放学回家的。没有更衣室,决定了让中国的孩子在一天之内,为了应对升国旗、体育课、音乐课等不同场景而多次更换校服,是完全不现实的。所以发发和她的同事们,更多是在思考,如何实现一套校服满足各种场景需求,同时又要保证它的舒适性和仪式感。
还是那句话,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校服的本质是什么

“校服,是一个需要时间去沉淀的东西;校服,是一个在多年以后才可能成为经典的东西。”


image.png


作为一名设计师,发发其实不大赞同很多学校不定期改变校服款式。她认为,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校服可以改良,可以升级,但最好不要大刀阔斧地进行颠覆。
“风格有继承,细节做改良,哪怕穿出去和上一届不一样,但整体感觉,还是能看出来是你的校服。”
比如深圳的校服,在大家印象中一直是蓝天白云那一款,但事实上,深圳的校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做一次升级,可能是款式,也可能是颜色,但都只是微调,主基调从来不会大改。所以有人调侃,深圳的学生毕业后,不管是去外地上大学,还是出国留学,完全可以凭借这身校服“认亲”。
但现实却是,大部分中国学校的校服,基本不存在太大的延续性。


image.png


“一名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和同学们朝夕相处数年,青春的颜色,可能就是校服的颜色。毕业几年后回到母校,看到完全陌生的校服,没有了共同的回忆载体,他还会有代入感吗?”


image.png


发发认为,校服一方面是学生身份的外在表征,另一方面也是学生情感的内在寄托。上学时可能不喜欢穿千篇一律的校服,渴望叛逆,渴望自己的个性表达;但毕业后,谁不怀念校服,谁不怀念同窗?这是一种很矛盾又很真实的情感,因为,校服承载了共同的记忆。
所以,校服,并不仅仅是一所学校的文化表达,一个学生的身份象征,它更是一个需要时间去沉淀的东西,一个在多年以后才可能成为经典的东西。


image.png